第(1/3)页 地火号同样是通过量子信标找到华国火星基地后在附近降落的。 基地的建筑呈(日ri)字型排列,实验舱、种植舱、生活舱等功能舱围成一个长方形,中间是一条通道。 这些功能舱的组件是分几批建造的。 第一批组件在地球模块化生产,然后通过大功率火箭发(射shè)到外太空,经过几次变轨后投放到火星上的,由于成本太高,当时只投放了两个试验舱。 后来星舰建造成功后,直接运送3d打印设备和打印材料到火星,现场打印各功能舱部件,然后组装而成。 其它的一些实验设备和生活设施也都是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一次成型,颇具科幻感。 驻守火星基地的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和明斯克一样都是经过基因改造的,地火号降落以后,有三个人已经等在下面。 石浩带着升龙小队所有队员同样列队向他们敬礼,然后握手致意。伊列夫、田樱和其他人员均在地火号上没有下来,一方面是基地空间太小,另一方面有些机密不能暴露在太多人眼皮底下。 华国火星基地和明斯克的火星基地(性xing)质不同,明斯克立志建立一个尼古拉国度。 而华国基地代表的是国家意志,一大半是科研人员,在火星上进行多项试验和研究,最终目的是拿出一个最佳的、长久的方案来打造一座具备综合功能的火星城市,并且找到并完善改造火星的计划。 地球环境恶化后,上面更加重视建设和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第二、第三星球。 石浩他们么有急于进入基地,而是围着基地周围参观了一圈,他们走到另外一边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实验舱和一个种植舱闲置在那里,那两个实验舱比现在用的功能舱要小一号,那个种植舱有点破损变型。 在基地人员指引下,石浩他们从一个门进去,除尘后*进入基地内部。一个摘下头盔的男子来到石浩面前敬礼后大声汇报道:“将军同志,欢迎您到火星基地来指导工作。我是基地负责人左安龙。” 石浩随即回礼,左安龙是个大校,30多岁。 众人到会议室坐定,左安龙歉意地说:“将军同志,基地条件不太好,没有专门的接待室,委屈各位暂时在这里休息吧。” 石浩微笑着说:“大家都是自己人,别客气。倒是你们在这里一呆就是几年,辛苦各位了。我来之前已经得到指示,因为新星舰建造完毕,会经常在地球和火星之间运输人员和货物,所以你们的轮换期将会缩短为半年一次。” 左安龙听到石浩的消息(禁jin)不住抹了抹湿润的眼睛,然后赶快尴尬地笑笑,自嘲道:“唉,越来越没cu息,让你们见笑了。”他的普通话发音有点不标准。 劳拉递过去一张纸巾,说:“左大校,我们已经到火星一个月了,这里的艰苦条件我们十分了解,可以想象,你们肯定在鬼门关走过几遭了。” 石浩接着把华国扩建火星基地的决定讲了一下,左安龙听到这里起(身shēn)表示歉意,让石浩他们稍等一会,然后走了出去。 几分钟后,他回来了,还跟着三个人。 他一一介绍道:“这位是si教授,这位是李教授,这位是唐教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