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错乱的局面和诸侯关系-《逐鼎》
第(3/3)页
汉中大战,汉军反败为胜,让赵询等人也是大吃一惊,他们也没有预料到,这汉军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训练了一批如此能战的骑兵士卒。甚至是,丝毫不亚于赵军骑兵。比之赵军骑兵,缺少的只怕就是兵甲器具之上的优势了。
经过查察,原来,汉中王手中竟然还有昔日其麾下凉州军出身的士卒。这些人,昔日可都是骑兵。只不过,他们缺少战马,使得汉军的骑兵不足以形成战力。而此次赵军要与他贸易,甚至还有战马在内,汉中王就大大的购买了五千余匹战马,让昔日凉州军再次展现雄风。
得知这个情况,就是林世文也是位置一愣。虽然他是汉军出身,但他也不清楚在汉军之中,竟然还有一批骑兵士卒存在。不过想想雍军昔日占据西部诸州,麾下军队之中有骑兵的存在,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不过,也是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贸易之中,赵军开始限制与汉军之间的战马贸易数量。不是不卖给汉军,但是,要限制汉军战马的数量,不能让其超出一定数量。
而洛军此次向前商议贸易诸事,不仅谈及了兵甲器具,也谈及了战马。对于兵甲器具,赵询直接给了批示,允许两方贸易。这些兵甲器具,对于赵军来说,都是将要回炉重铸之物,卖与洛军,对己方也没有太大的威胁。当然,强弩不再其列。
至于战马,司徒亮等人则意见各部相同。尤其是在汉军身上吃了一次亏之后,他们对洛军也缠身了一些怀疑。要是战马卖与洛军,直接让洛军用到自己身上,那可就太可笑了。而且,荆州北部比南部更适合骑兵的存在。
而此刻,徐州的受灾损失也传到了赵询的手中。赵询看了统计的结果,也不由眉头微皱。徐州受灾情况,要比赵询预料之中大的多。受灾最为严重的是徐州东南部诸府县,光是死亡的百姓,就多大四万余人。这还是官府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事宜,事后也做了积极的救援。然饶是如此,损失如此之大,让赵询暗暗心惊。
在赵询的记忆里,后世类似台风天灾,可从未死过这么多人。不过,在看了司徒亮等人的反应和听了他们的回应之后,赵询才想到,这里不是后世,不是后世那发达的时代,不是那能预测和监控台风移动的科技时代,这是封建时期。
对于司徒亮等赵军重臣来说,这些数据并不是很多。遍布整个徐州的的天灾,最后死亡不过四万来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是东南诸府县的房屋、田地尽皆被毁的情况下,就能看出此次天灾的严重性。所以,这些人员损失,已经是非常之少的了。
随后,从扬州探知的情况看,赵询才发现,徐州的损失真的不大。在扬州之地,死亡人数已经不下于十余万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死于灾后。
也是因为天灾,徐州需要承担的压力骤然增加。尤其是徐州南面就是齐国治地,虽然齐国境内也受到了损失,但是,齐军的大军本部距离徐州实在太近,赵询不能不防备齐军在此机会突袭徐州。
所以,赵询才会派人青年近卫军出身,在武学院学习的顾山南下,在齐军侧后捣乱,以牵制齐军。当然,单单如此想要牵制齐军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赵询也希望己方能在齐军侧后开辟新的战线,为日后攻伐齐军做准备。
所以,洛军购买兵甲器具的要求,赵询直接同意了。在赵军不南下的时候,荆州的敌人,那就是齐军和蜀军了。而蜀军现在已经盯上汉中,那荆州洛军的敌人,自然就是齐军。
所以,在卖与洛军兵甲器具的勇士,赵询也让人将这些情报暗中传递给齐军知晓,让他们知晓,洛军已经与荆州展开合作,对齐军进行打压。
因为徐州问题,也因为扬州东部节义军的问题,再加上西面汉中的问题,赵军现在自然不会再去南下荆州。所以,赵询与洛军贸易的同时,也敲定了荆州与雍州之间的安全事宜。最起码,双方不会在临近之地驻留大军,以此来减轻洛军在北线的压力,好让他们转身注意齐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