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六章 永乐大帝之悲-《大明王冠》
            
            
            
                
    第(2/3)页
    安静得可怕。
    但黄昏和郑和两人的心里压力却很大。
    这种安静,恰似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风雨欲来之感。
    然后……
    郑和忽然就病了,病得不轻,卧榻难起,连见客都不行,用他送往顺天章折里的话来说,去了关外偶染风寒,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见到陛下。
    黄昏去见郑和吃了个闭门羹,也是无语。
    知道郑和是不愿意去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棣,怕承受不了朱棣的雷霆怒火,又或者是出于愧疚心理不敢面见朱棣。
    毕竟郑和让朱棣失望了。
    可以理解。
    你要明白,郑和是最忠诚于朱棣的人,他这样的反应其实合情合理。
    黄昏无奈,只得押着朱高燧的棺椁走向顺天。
    刀山火海,都得去。
    不去不行。
    现在跑也跑不了,况且就没想过逃跑,一则他有信心应付朱棣的暴怒,二则是妻儿都在应天,他又能跑哪里去。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亲情羁绊。
    来到顺天城外,黄昏示意护卫的队伍停在城外,注意冰块,然后他前脚刚走,张辅以及沿线地方卫所、地方官吏派的护送棺椁的人就开始思量要怎么置身事外了。
    虽然他们很想用公务在身的理由跑回去,但又不敢,怕朱棣迁怒。
    最后大家商议之后,觉得还是留下来好些。
    反正朱高燧的死和他们没关系。
    现在跑了话,陛下反而会觉得他们不尊重赵王殿下,到时候才真的是个有苦说不出的冤枉困境,难逃一死。
    黄昏站在顺天皇宫前。
    看着这座新竣工的皇城,看着这座在数百年后成为中国地标的紫禁城,那黑洞洞的城门,就像一只在尸山血海里的坐着的猛兽张开的狰狞大嘴。
    黄昏打了个哆嗦。
    旋即缓缓迈步走了上去,这是逃不开的事情,迟早要面对,现在杀了赵王要面对,如果汉王朱高煦依然继续作死,以后这样的画面还会再次上演。
    必须直面。
    在乾清殿外,等着太监去汇报的功夫,乾清殿里一直很安静,但在这短暂的安静里,黄昏的思绪飘得万里之远,直到康宁出来尖锐着嗓音喊道陛下有旨,宣长平布政司使黄昏觐见时,黄昏才清醒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