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捷报-《山河英雄传》


    第(2/3)页

    三日后收到捷报,肃宗柴信远与内阁等堂官先是不敢相信,柴信远命内阁、兵部、等大批官员前往襄樊,事后果然核实为真,立时建康全城轰动,所有茶楼酒肆的说书人,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沫横飞,将一场大战说的活灵活现,大大夸奖一番,在他们口中,大捷主角甘奉,已经俨然变成了三头六臂的怪物。

    肃宗皇帝连日朝议,百官贺表如云,十二月九日,肃宗柴信远献捷太庙,全城狂欢------

    十日,右丞相贾儒从内阁班房出来,走到门口,脸上的欣喜之色立时消失,他神色阴沉,喃喃对天空说了一句:“没想到,勋贵之中还有这样的人物,不能再让甘奉这样下去。”

    十三日,乾清宫暖阁之内,柴信远看着一封四川来的塘报皱眉不已:“今淮泗无忧,襄樊大胜,可四川戚戚可危?”

    他将塘报仍与案上,负手在阁内来回踱步,贾儒在下首恭敬站着,只是目光随肃宗帝的身影不时移动。

    良久后,柴信远下定决心,对贾儒道:“四川重地,不可有失,朕意令东昌候御林军总兵韩重都师驰援,贾爱卿以为如何?”

    贾儒恭敬道:“皇上不可。兵者,诡道也。战争,国家之重器。臣观历史,如甘奉惊才绝艳之名将,少之又少。岂可随意指派大将,如韩重是第二个赵括,岂不误国?”

    他神情似在沉吟,半晌他道:“如殿下所说,淮泗无忧,而襄樊燕国大军新败,亦是无忧,不如将襄樊扔由吕大中驻守,把甘奉入川,料想定可万无一失,解除江南百姓的恐慌。”

    肃宗皇帝缓缓点头,却又有另一层忧虑:“甘奉置下,兵不过两千,将不过几员,调入四川还是少了点。襄樊吕大中出走了甘奉也单薄了点。”

    襄樊大捷后,甘奉在肃宗心目中可是非常重要,他已经连番下旨对甘奉嘉奖。

    贾儒笑道:“陛下不必忧心,可调京城禁军五万随甘奉入川,甘奉手下大将张贵、张顺、朱贵、范天顺四将可留在襄樊辅助吕大中,这样岂不两全其美。再者陛下可在命云南路转运副使甘观在云南募苗壮藤甲兵三万前去相助,四川由甘家叔侄坐镇再辅以老将余介可保万无一失。”

    听贾儒这么说,肃宗皇帝更是放心,而且贾儒矫言持重,却是老臣谋国之言。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大内慈宁宫,肃宗皇帝和皇后谢道清相对而坐。谢道清是江南四大世家谢家长女,生而黧黑,眼睛旁有一黑色胎记,相貌丑陋,但才华风流,素有贤明,当年肃宗柴信远为了能继承大统,拉拢江南世家,便立谢道清为后。三年来,肃宗如遇不决军国大事皆和皇后商议。肃宗在大内独宠年轻颜色娇艳的贾贵妃,对皇后谢道清只是敬重,常以道清称之。

    肃宗帝道:“我老了,身体怎么样我比别人清楚。先前悔不听道清之言,重用史弥简这个狗贼,史弥简趁寡人身体抱恙,不能理政,竟敢隔绝内外,幸好天佑我大夏有贾儒、甘奉等忠臣良将,上书房不能一日无主持之人,六部中从贼之人也有不少要缉拿问罪。我欲使右丞相江北宣扶使贾儒为左丞相,你看如何?”

    谢皇后道:“妾身以为不可,贾儒亦非良善之人。不如将甘甫从广州招回,或原刑部尚书宋慈亦可为相。如官家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王鸣之王大人也可破格提用。”

    肃宗沉思良久,摇了要头道:“甘甫不合适,五名阁臣中已有赵崇这个勋贵将门,朕不可能再让同是代表勋贵将门的甘甫入阁,而却其子又为我朝重将。朕还想着让甘甫辞去吏部尚书的职务,给其子腾位子,不然甘奉立此泼天大功也不好封赏。宋慈情况和甘甫有点类似,其代表的江南世家已有石重入阁,而却他太老了,今年好像已经整八十了。王鸣之倒是不错的人选,出生布衣,能力出众,为官清廉,可以重用。但缺点是,为官不过数载,经验还有所欠缺,王鸣之和甘奉一样,朕是准备留给太子的,暂时先放到外边历练,有他们这一文一武,不说能恢复先辈疆土,起码大夏江山几十年无忧。”

    皇后听后到:“既然官家已思虑周全,臣妾觉得还是不能让贾儒权利过盛,如陛下以贾儒任左丞相,那必须任命一右丞相以相互制衡,甘奉泼天大功如何赏赐?还请陛下仔细斟酌。”
    第(2/3)页